今天(11月28日),跨越伶仃洋、连接广东深圳市和中山市的深中通道,主线正式贯通,距离明年建成通车又近了一步。这也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又一超级工程。那么,超级工程,有何“超能力”呢?点击视频↓↓↓
视频:主播说联播丨超级工程,有何“超能力”?来源:央视新闻客户端
首先当然是“超震撼”,大家从画面上就会有直观的感受:浩瀚洋面上,桥梁如巨龙蜿蜒,西人工岛似鲲鹏展翅,而在我们看不见的海底,还铺展着水下“长龙”沉管隧道。而这样的超级工程,自然有“超高难度”,深中通道集“桥、岛、隧、水下互通”于一体,双向八车道,是当前世界上综合建设难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。面对江海出的难题,超级工程迸发出了“超级智慧”,刷新了诸多世界之最。一位建设者的话让人印象深刻,他说,之前到国外的类似工程去调研学习,外国人不让我们靠近看,而经过5年的研发和施工,如今中国人自己造出了更好的。
您看,超级工程带给我们的,不仅是工程成果本身,还有一项项技术突破。此外,超级工程有“超大意义”。深中通道通车后,不仅深圳市和中山市将进入“半小时生活圈”,还将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融合发展。我们的超级工程从来不是为了炫技,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民福祉。
今天,另一个宇宙级的超级工程也有好消息,中国空间站的超高清全身照首次公布,真的是超惊艳。
我们赞叹于超级工程上天入海的“超能力”,更不会忘记,“超能力”的背后,是中国制造、中国创造、中国建造的全面发力,更是每一位建设者的辛勤付出。
来源:央视新闻客户端 【编辑:房家梁】
近段时间,市场上出现一种叫“假水”的玩具,被称为“解压神器”,广受低年级学生追捧。厦门市海沧区一超市因将外观与普通饮料无异的“假水”玩具与文具杂物摆放在一起,容易让儿童认为是食品而购买误食,近日被市场监管部门责令下架整改。执法人员表示,这款玩具标注的主要成分虽然大多是水、聚乙烯醇、色素等,但此前经检测,“假水”玩具普遍硼元素含量较高,有的还含有异噻唑啉酮类防腐剂,即使不被误食,也对儿童的健康存在较大风险。(11月28日《人民日报》微信公众号)
据报道,“假水”玩具极具迷惑性,虽然其外包装印有“不可食用”的标识,但其外形很像缩小版的饮料瓶,瓶身印着乳酸菌、气泡水等字样,瓶内液体呈透明或者半透明状,有一定的流动性,无论是外观还是色彩,都和市面的饮料相似,有些“假水”还散发着清香,看起来很像一瓶香甜可口的小饮料。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较弱,喜欢新奇玩具,还容易跟风。因此,“假水”玩具确有被儿童当成饮料而误食的风险。
有媒体采购了9款14批次“假水”样品,送到检测机构进行化学测试。取样检测数据显示,这14批次“假水”样品竟然全部含有超过欧盟玩具安全限值的硼元素,最多的大概超标了6倍。即使具有一定认知能力的中小学生不存在误食的可能,但他们在玩“假水”的过程中,通过破损的皮肤以及口部不慎直接或间接接触,都可能使过量的硼砂进入人体,久而久之会不断累积,埋下健康隐患。
“假水”玩具让人不由想到一种名叫“洗衣液奶茶”的商品。洗衣液瓶本身是用来装洗衣液的,但捧着洗衣液瓶喝奶茶,容易误导一些人的认知,比如儿童,他们还没有普遍的判断力和生活常识,可能会觉得家中的洗衣液也是可以喝的,增加儿童误食洗衣液的风险。无论是“假水”玩具还是“洗衣液奶茶”,它们的误食风险并非凭空臆断,据报道,一位老人曾将看起来很像橙汁的一款网红清洁剂当橙汁喂孙子。
其实这些年,有“毒”的“猎奇创意”商品可谓层出不穷。第一类是做成日常用品形状的食品,比如“灯泡糖”“输液饮料”等,很容易误导孩子将真灯泡放嘴里,或饮用真的输液水,从而造成伤害;第二类是做成食品形状的日常用品,比如“草莓蛋糕精油皂”非常逼真、颜色多样,“看了太有食欲了”,还有很多做成食物形状的小玩具,孩子也容易误食;第三类是恶搞类零食,比如“仿真便便”“卫生巾棉花糖”“手工巧克力大便”“计生用品糖果”……
对有“毒”的儿童、学生用品,不能仅限于作出叫停销售、责令整改的处理,还应顺藤摸瓜,揪出背后的设计者、生产者,予以足够的处罚。
相关部门还要建立完备严格的玩具及其他儿童、学生用品的市场准入制度。要对儿童、学生用品的产品外形、外包装设计立规矩:商品外形、外包装设计一定要向上向善,食品外形、外包装不宜设计成众所周知的非食品形状;非可食产品的外形、外包装不宜做成以假乱真的食品形状。因食品外形、外包装误导造成消费者误食的非可食产品,造成人身损害的应依法赔偿。
羊城晚报 何勇海 【编辑:房家梁】